翻页   夜间
读书网 > 纳米崛起 > 第二百三十二章 问题多多
 
  10月的黄金周。

  北方天气开始微凉,树叶也染上了红黄,农历的金秋,也是一年的收获季节。

  黄修远满怀心事,离开了齐鲁大地,向南方的岭南而去。

  列车在两侧的景色,也随着他一路南下,由金黄的大平原,变成郁郁葱葱的山地和小平原。

  当列车经过长江大桥,映入眼帘的色彩,仍然是娇艳欲滴的翠绿色。

  辗转了二十多个小时,他终于回到阔别大半年的故乡,汕美的变化非常巨大。

  随着汕美半导体核心的形成,大批半导体相关的企业,也纷纷入驻到汕美和惠州。

  而燧人系之前的购买的大批土地,也新建了不少的商品房,虽然国内各大房地产商,也在汕美开发房地产,但是燧人系有自己的基本盘。

  紫光、大唐他们进入汕美,也是有附带条件的,那就是有配套的房地产项目,可以通过房地产的出售,保证半导体项目的一部分资金。

  同时也可以避免员工没有房子住,又被房地产商间接把钱赚走。

  所以汕美的房价,虽然上涨到1.4万左右,却一直不温不火。

  因为燧人系和一众半导体企业,都有分房的安排,作为高收入群体的半导体从业者,被燧人系和一众半导体企业截留下来。

  没有高收入群体的支撑,市场需求自然显得疲软,炒房团炒破天都没有用。

#送888现金红包# 关注vx.公众号【书友大本营】,看热门神作,抽888现金红包!

  回到汕美,黄修远和老爸老妈吃了一个午饭,便匆匆忙忙来到了海丰县的半导体基地。

  听说他回来,陆学东和张镜鉴等人,都在基地门口欢迎他。

  一下中巴车,便看到了清瘦不少的陆学东、张镜鉴等人,他关心的问道:“学东,要多休息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还有老张,你也是。”

  “多谢董事长关心。”张镜鉴侧过身,让开一条道来。

  而陆学东则没有太在意,岔开了话题:“修远,你回来得正好,今天刚好是第二次流片。”

  “哪个车间?”

  “5号厂房。”陆学东边说边带路。

  一路上,不少员工和他打招呼,半导体基地内非常匆忙,和他在德州半导体基地的情况差不多。

  在他所见到的面孔中,员工们除了疲惫的脸色,就是充满炙热的目光,那是一种自信的光芒。

  这也是燧人系的研究员,有别于国内其他公司的现象,在精气神上,燧人系的人更加自信和充满斗志。

  来到5号厂房。

  其中一条配备了缁衣—2的芯片生产线,被用于伏羲芯片的流片。

  当黄修远穿戴好防护服,进入检测室内时,生产线上,已经流片了二十多块大集片。

  没有经过深加工的大集片,被激光切割机切割成为一块块半成品芯片,黄修远拿起一块半成品芯片。

  芯片非常小,比手指头还小一圈。

  陆学东在一旁小声的介绍道:“伏羲芯片集成了10.6亿个晶体管,在初步测试运行过程中的表现良好。”

  “测出来的问题呢?”黄修远放下那块半成品芯片。

  陆学东拿出一个平板电脑,调出了相关的测试情况,上面罗列着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问题。

  对此,他倒是没有什么意外,要是第一次设计芯片,还是这种高难度的CPU芯片,可以一步到位,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哪怕是成熟的设计方案,在实际流片过程中,也可能因为加工的误差,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。

  或者是一次轻微的震动,或者是因为一颗灰尘颗粒,或者是设备的老化,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差别。

  纺织法还好一点,如果是光刻法,不仅仅加工环境要求非常高,加工成本也居高不下。

  在流片上面,纺织法单次流片成本,才20~40万左右,而光刻法没有几千万,是没有办法搞得定的。

  流片成本低,也是新芯片体系的优势之一。

  华为、中兴、紫光和大唐他们,基本就是设计和流片交替进行的,比如紫光的高端储存芯片,单单是这个月,就流片了5次之多。

  如果是光刻法,按照紫光这个流片频率,等他们的芯片设计成熟,估计流片成本就是几十亿了。

  可以低成本的流片,让一众半导体企业的设计,有更加多的机会进行流片,这就是低成本试错的优势。

  通过这种方式,很多菜鸟半导体设计人员,迅速成长起来。

  反正就是使劲的造,一次不行,就流片10次、100次。

  黄修远看完了前面的十几条问题,看出了伏羲芯片的问题,主要是因为第一次设计,要保证10.6亿个晶体,可以各司其职的工作,不出现相互干扰,非常的困难。

  “有五分之一的晶体管,因为相互干扰,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效,果然还是不成熟。”黄修远无奈的摇摇头。

  陆学东也是一脸的尴尬。

  “董事长,我们也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,在超算模拟计算中,并没有检测出问题来。”张镜鉴解释道。

  黄修远一边继续看着平板上的问题详情,一边安慰道:“我没有怪你们的意思,出现这个情况,在我意料之中。”

  超算模拟计算没问题,在实际制造后,却问题一大堆,其实是因为工业软件的数据库积累不足导致的。

  纺织法的纳米线芯片,毕竟和光刻法芯片,存在明显的区别。

  之前的芯片设计软件上,很多数据都是参考光刻法芯片的,自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。

  这种情况,只能依靠设计人员,在研发中一点点积累和改进,短时间内,只能靠烧钱多试错。

  半导体这种行业,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玩得起的,技术门槛高,又要非常庞大的投资,还不一定可以盈利。

  黄修远安慰了他们之后,便开始调出脑海中,未来的纳米线芯片设计信息。

  “你们看这个地方,这个线结应该加厚多一层……”

  在他指点下,陆学东等人一边听,一边笔记起来,听完了黄修远的指点,他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
  众人讨论伏羲芯片的设计问题,就用了三天时间,每一个小问题,被一一拆开来,然后延伸出去,在黄修远深入浅出的讲解下,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
  而第二次流片的测试结果,也在第三天出来了。

  拿到这一份测试数据,众人继续讨论如何优化和改进。

  前前后后,黄修远在伏羲芯片项目组,忙碌了二十天,看到新改进的伏羲芯片,准备进行第三次流片,他才动身前往隔壁的惠州。

  因为联合GPU的项目组,在华为的惠州半导体基地中,看到伏羲芯片的问题如此之多,黄修远也有些担忧联合GPU的设计情况。

  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